普洱茶:從飲品到文化符號、收藏品、熱點產品和金融工具的發展歷程
長久以來,茶與云南邊疆少數民族地區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。
今大福普洱茶行情網了解到普洱茶的歷史可追溯到漢唐時期。明清時期,相比之前,文獻中對于普洱茶的記載更加明確。清朝時,普洱茶是“瑞貢天朝”備受皇室寵愛的茶飲。阮福在清朝時期曾寫道:“普洱茶名遍天下,味最釅,京師尤重之”,凸顯了普洱茶曾經的輝煌。
從清末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幾十年間,普洱茶的出口通道在戰爭頻繁的年代受到了極大的影響,其生產、運輸和銷售均受到了不便。新中國成立后,中國的茶葉出口導向特征十分明顯,即便是在最近十幾年出口日益面臨壓力的階段,中國茶葉行業重點發展的也是名優茶。因此,普洱茶在這么長的時間內未能受到重視并不奇怪。在這段時間內,普洱茶只是少數人所知的品種,默默無聞。
今大福普洱茶行情網整理了一下時間線供您參考:
1997年是普洱茶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時間節點。香港是普洱茶消費和品飲的重要地區,在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前的數年時間內,香港的房地產業高速發展。在這個背景下,許多普洱茶因倉庫騰空而被處置,臺灣茶商在普洱茶吸引力的帶動下,逐漸將普洱茶推廣到香港市場。這時期的普洱茶主要是被用作飲品。
2000年至2004年是中國大陸普洱茶預熱期。這一預熱主要發生在廣州,甚至整個珠三角地區,這與該地區品飲普洱茶的歷史、該地區每人茶葉消費量的高水平和堅實的茶文化密切相關。普洱茶在銷售領域逐漸升溫,引起了產地政府和茶商的關注和熱情推動,因此從2005年開始普洱茶開始進入火熱的發展期,一直持續到2007年4月熱潮達到頂峰。在這段時間里,普洱茶逐漸由飲品發展成為文化符號、收藏品、熱點產品、靈丹妙藥和類金融工具,它就像無與倫比的王者般獨占鰲頭。
2007年4月下旬開始,普洱茶從熱潮期轉入了調整期。一時間,泡沫、崩盤、跳水、蒸發、傾瀉、虧空、套牢等負面言論充斥著各大媒體。普洱茶在很多人的眼中就像股票一樣,神起于天堂,敗落于地獄。